当地时间9月16日,第68届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大会在维也纳召开。会上,位于中国甘肃戈壁无人区的北山地下实验室备受关注。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全、参与范围最广的地下实验室之一,同时也是IAEA指定的全球唯一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的核心科研设施。作为北山地下实验室的总设计师,王驹面向国际同行宣布,这里向全球开放。
在王驹心里,他有三个家:江西的老家、工作地北京,还有一处是甘肃的戈壁无人区。
从北京出发,飞越近两千公里,到嘉峪关后再换乘越野车,一路向北,沿途风景变换,高大的胡杨、低矮的灌木、零星的骆驼刺、光秃秃的石头山……终于,一座刻着“汉武大道”的大石头映入眼帘。王驹知道,快到家了。
百余公里扬尘路的尽头,是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金庙沟村25号。这里也被称作北山,正在建设我国首座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。
“从北京到北山,现在只要七个小时,但以前根本没有路,全靠司机的记忆。”北山地下实验室总设计师、中核集团放射性废物处置领域首席科学家王驹笑着说。
坑洼不平的戈壁滩上,车轮慢慢轧出了土路,土路后来又铺上沥青,变成宽阔平坦的道路。这条进出北山的路,见证了三代北山人三十多年的耕耘,也将这座特殊的地下实验室带向全世界。
在详细调查地质、水文等条件后,王驹团队将重点放在了甘肃北山预选区。他和北山三十多年的不解之缘正式拉开序幕。
?
北山地下实验室采用“螺旋斜坡道+三竖井+两层平巷”的主体架构方案,在地下280米深和560米深处分别建设试验平台。螺旋斜坡隧道全长约7400米,目前施工进度已经超5000米。
?
“足球讲究的是团队配合,大家在相互磨合中变得越来越默契。”踢完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,王驹笑着说,“这跟科研一样。”
甘肃省“掌”握科技鲜闻 (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)